延安寶塔山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本報記者 趙晨攝
7月的延安,驕陽似火,天高云闊。
莽莽蒼蒼的黃土高原,積蓄了大自然的偉力,更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13年光輝歲月。
在這片神奇的黃土地上,誕生了偉大的延安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延安精神蘊含著歷史的密碼、輝映著未來的道路。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延安精神成為照耀中國共產黨人前行的一道光。
這是時代的燈塔,這是精神的豐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延安精神的重要作用和時代價值。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強調:“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p>
諄諄囑托、殷切期望,為我們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注入了強大思想動力,提供了根本行動指南。
在延安精神激勵下,三秦大地一代代共產黨人高舉旗幟、堅定前行,追趕超越、奮發有為。
旗幟
指引前進的方向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密鑰,也是延安精神的靈魂。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上,延安時期有著特殊重要的歷史意義。延安13年,中國共產黨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轉變。
偉大轉變的到來絕非偶然。
走進延安,寶塔山下、延河兩岸,那一幀幀“理想照耀中國”的歷史場景,是中國共產黨人高擎馬克思主義旗幟,以信仰為鐵、以信念為鋼,用旗幟指引方向、用思想凝聚力量的生動注腳。
回望歷史,艱難的道路探索、堅定的思想武裝貫穿于黨中央在延安的13個春秋。
在瓦窯堡的窯洞中,黨中央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在鳳凰山的油燈下,毛澤東先后撰寫了《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等不朽著作,堅定了中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決心和信心。
1945年,中共七大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主席臺上方的紅色橫幅上寫著“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不習慣蹲窯洞,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窯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窯洞有馬列主義,延安的窯洞能指揮全國的抗日戰爭?!?940年底,毛澤東曾這樣對從前線回到中央黨校學習的同志們說。
正是因為延安時期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實現了全黨的高度團結和統一,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旗幟指引方向,旗幟決定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事實充分證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是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所系,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陜西廣大黨員干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扎實推進“學史悟思想強根鑄魂·奮進新時代追趕超越”主題活動,凝心聚力謀發展、一心一意搞建設,在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實踐中奮楫爭先。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副教授王志認為:“新時代弘揚延安精神,就是要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更加自覺地從講政治的高度謀劃推動工作,更加自覺地把講政治貫穿于個人黨性鍛煉全過程,更加自覺地把講政治落實到追趕超越工作全領域?!?/p>
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奮斗之路。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陜西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穩住了經濟基本盤,3900萬三秦兒女小康夢圓。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穩中加固,恢復有力,動能增強,實現生產總值13542.60億元,同比增長10.2%。6月中旬,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引漢濟渭二期工程在西安市鄠邑區開工;綻放在灞河之畔的西安奧體中心主體育場“盛世之花”,即將迎來第十四屆全運會精彩啟幕。
求是
一切理論與實踐的基礎
延安革命紀念館。四塊方正青石上,“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遒勁有力。這是中國共產黨思想路線的石刻記憶。
1938年,在延安召開的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首次使用了“實事求是”這個概念。
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第一次詳細闡釋了“實事求是”。
1943年,毛澤東為新落成的中央黨校大禮堂親筆題詞:“實事求是”,并在黨的七大上將之確定為黨的思想路線。
毛澤東指出:“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范。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p>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根本方法。
1943年3月,時任中共綏德地委書記的習仲勛帶領調查組,牽著兩匹騾子,馱著糧食、被褥,深入郝家橋村蹲點調查44天,幫助村黨支部制定生產計劃,不僅解決了群眾吃糧問題,還支援了抗戰。郝家橋也成為陜甘寧邊區的“農村楷?!?。這是共產黨人調查研究、實事求是帶領群眾“搞好生產,過好光景”的一個縮影。
一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實事求是地認識中國、改造中國、建設中國、發展中國的歷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把實事求是貫穿到治國理政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相統一,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踐是認識的歸宿。
進入新時代的陜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作為全部工作的總綱,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相結合,努力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愿,各項事業呈現出新氣象新作為。
立足省情實際,陜西聚焦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三大目標,全面啟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構建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科創系統。
立足省情實際,陜西緊緊圍繞新時代追趕超越目標任務,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鮮明導向,高質量、嚴標準謀劃527個省級重點項目,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立足省情實際,陜西夯實生態保護責任,“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造林2456.5萬畝,將我省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多公里,實現陜西生態空間的“由黃轉綠”。
人民
不竭的力量之源
7月28日,位于延安棗園西山腳下的張思德紀念廣場,一群群參觀學習的人時而駐足凝望雕像,時而低聲吟讀紀念文章。一位年輕人輕撫嵌在地面上代表了張思德年齡的29顆紅色花崗巖五角星,陷入沉思……
1944年9月5日,年僅29歲的張思德在安塞燒炭時犧牲。3天后,在他的追悼會上,毛澤東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著名演講。翌年召開的黨的七大會議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被概括為黨的根本宗旨,寫入七大報告和黨章。
回望黨中央在延安的13年光輝歲月,中國共產黨始終團結人民依靠人民,在貧瘠的黃土地上立足、扎根、發展、壯大,中國革命事業由此從低潮走向高潮,并迎來了新中國建立的曙光。
“只見公仆不見官”是當時延安的真實圖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生活在群眾中,和大家一起吃粗糧、穿補丁衣、住窯洞、拉家常、辦實事、解難題。一個個流傳至今的領袖與群眾、軍隊與人民互擁互愛的佳話,是共產黨與人民群眾魚水關系的生動寫照。
延安時期,為保障人民群眾的政治利益,中國共產黨創建了“三三制”民主政權;為“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邊區政府實行了一系列休養民力、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方針,使廣大勞動人民的形象第一次堂堂正正地展現在了文藝的舞臺上。
誰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就把他放在心上。
1947年,黨中央轉戰陜北來到佳縣,佳縣人民無私支援,寧愿自己吃樹葉樹皮,也要把糧食給部隊,毛澤東為此深情寫下“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延安精神的核心,是我們黨從事一切革命事業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不竭精神動力。歷史和實踐充分表明,黨的成長與壯大、革命的勝利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蓬勃發展,都與群眾路線息息相關?!毖影彩形h史研究室副主任樊曉霞說。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共產黨人的底氣;為民,是共產黨人的本色。
歲月荏苒,初心如磐。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021年2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在位于延安市子長市瓦窯堡街道的張家莊村,來自陜西建工集團的馬永濤說自己這輩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曾經在陜北的山梁溝峁間駐村幫扶3年。
2016年,33歲的馬永濤來到張家莊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便將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從3000元提高到6800元,村上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能在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參與到脫貧攻堅的偉大征程,我感到非常榮幸?!瘪R永濤說。
在脫貧攻堅戰中,延安共選派1784名第一書記、1546個駐村工作隊、3.74萬名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幫扶。正因為有許許多多如馬永濤一樣的共產黨員拼搏奮斗,延安革命老區才徹底告別了絕對貧困,乘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列車”。
放眼三秦,從“增收入”到“奔小康”“謀幸?!?,從“求公平”到“多樣化”“高品質”,陜西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在發展中努力補齊民生短板,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2020年,陜西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9%和8%,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29%,城鎮老舊小區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惠及41.24萬戶……
數字背后,是三秦父老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幸福感。
奮斗
吹響時代的號角
酷暑炎炎,延安東南的南泥灣,巨大的紅色黨徽下,聽課、拍照的人絡繹不絕。眼前青山連綿、稻浪翻滾,仿佛訴說著當年“南泥灣開荒”的不朽傳奇。
1941年春,八路軍120師359旅在王震的率領下,用兩年時間將荒無人煙的南泥灣開發成了“陜北的好江南”。
延安時期,外有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內有國民黨頑固派軍事挑釁、經濟封鎖,中國共產黨面臨嚴峻形勢。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生產動員大會,毛澤東尖銳地指出:“餓死呢?解散呢?還是自己動手呢?當然,餓死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解散更是沒有一個人贊成的,我們的回答是四個字——自己動手?!?/p>
在這場與敵人經濟封鎖的鏖戰中,毛澤東以身作則,在楊家嶺親手開辟了一片荒地,種上辣椒、西紅柿等蔬菜;朱德組織了一個生產小組,開墾菜地三畝;周恩來被評為紡線能手。
“大生產運動不僅戰勝了嚴重的經濟困難,改善了邊區的軍民生活,為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開創了革命事業的新天地,而且培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并使其成為延安精神的顯著特征,樹立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上,我們更應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里汲取營養和力量,保持革命時期那股子勁頭、那股子干勁、那股子拼命精神,不懈奮斗,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延安市委黨校教授賀海輪說。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克服一系列巨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拓全新境界,開啟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新征程上的陜西,以全新的姿態奮進?!版隙稹碧皆?、珠峰“測高”,體現陜西科技擔當;“長安號”飛馳、“秦創原”萌發,開放型、創新型省份建設行穩致遠;自貿試驗區拓展、鄉村振興鋪開,區域城鄉發展更加協調。
滄海桑田,印證著改天換地的奇跡。
斗轉星移,鐫刻著延安精神的永恒。
新時代新征程上,三秦大地廣大共產黨員以延安精神為燭照,旗幟鮮明講政治,求真務實埋頭干,心系群眾辦實事,艱苦奮斗往前闖,大力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在榆林白于山區,“七一勛章”獲得者石光銀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40多年,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營造出一條長百余里的綠色長城,徹底改變“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
在延安的偏遠山村,“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柯小海用自己的滿腔熱情,聚民力、挖潛力,探索出了建設美好家園、引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在西安的古城小巷,“時代楷?!蓖粲伦呷f里路、進千家戶、解百家難,忠誠履行職責,當好黨和群眾的紐帶,守護一方平安;
……
光輝精神,代代相傳。
延安革命紀念館里,一位大學生寫下了這樣的留言:“在這里看完黨中央延安13年的革命歷程,我深受感動。新中國之所以能成立,能走到現在,離不開許許多多革命先輩的奮斗和無私奉獻。我們要賡續革命先輩鍛造培育出的延安精神,并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p>
80多年來,革命圣地延安和延安精神始終保持青春的風貌,成為中國人的向往之地、精神坐標。
今天的延安,從棗園到南泥灣,從抗大紀念館到張思德紀念廣場,從楊家嶺革命舊址到延安革命紀念館,每年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參觀者、學習者來這里追尋紅色血脈、感悟精神偉力?!笆濉逼陂g,延安的紅色教育培訓人數達到80.8萬人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指引下,延安精神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兾魅請笥浾?趙巖 張權偉 李旭佳 陳宏江)
【版權聲明】嘰嘰歪歪吧提醒您:請在瀏覽本網站關于《新時代如何弘揚延安精神論文 延安精神的聽后感500字》信息時,請您務必閱讀并理解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以及圖片來源于商家投稿和網絡轉載,如網站發布的有關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郵箱:20451 17252#qq。com,我們會尊重您的決定并當天作出刪除處理。